梯子surfshark

致力投资 AI 的老板是在扼杀人类工作权吗——不,他们在帮助未来人类获得更多自由

【TechOrange 编辑部推荐好书:《大威胁:未来经济十大趋势与生存法则》】

近年各产业都在积极投资 AI 项目,其中又以零售业的 AI 支出最为快速。据《华尔街日报》2021 年的报导,几乎每个零售环节,从补货到销售,都已经导入 AI。零售业的 AI 支出,将超过金融业。

这让不少人开始担心起 AI 正在取代部分人力,而类似这样「技术正在抢人类工作」的担忧也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最知名的是工人砸烂纺织机的卢德运动。但到 1930 年,经济学家凯因斯提出了「技术性失业」,指出这只是「暂时适应不良的阶段」,从长远看,人类终将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

回到今日,我们不妨再次思考:AI 真的在抢人类工作吗?

文 / 鲁里埃尔.鲁比尼,译者 / 陈仪、李文絜、陈丽玉、张靖之

从补货到销售,零售业 AI 支出将超过金融业

尽管有一些大阻碍,精明的投资人仍然看好人工智慧。消费者看起来也不太感到意外。2017 年,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调查结果显示,3/4 的美国人认为,机器人和电脑终将取代目前人类所做的工作,至少是「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

在日本,便利超商全家(FamilyMart)采纳 AI,部分原因是因应日本人力短缺。全家无人商店销售品项,与普通店面一样达 3000 种。试卖商店空间约是普通店面的 1/3,利用 50 台摄影机来监看店内动态并处理支付事宜。

演算法也正在改写销售技巧。2021 年,《华尔街日报》报导:「零售业的 AI 支出,将超过金融业。」曾任沃尔玛执行副总裁暨技术长,现为 Pinterest 资深工程副总裁的金(Jeremy King)指出:「几乎每个零售环节,你能想到的每件事,都已导入 AI。」

《经济学人》报导:「这套技术可以分析超过 30 亿笔交易资料,还有 200 个变数(如以往销售金额、网站搜寻纪录、气候等),来预测消费者一周後的消费行为。」家居电商 Wayfair 的顾客与供应商技术主管唐(Fiona Tan)告诉《华尔街日报》:「现在不大笔投资机器学习,之後就真的没法营运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带来了「机器取代人力」的威胁感

18 世纪末期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辅助人类执行任务的实用设备大量涌现。但用机器取代部分人力工作带来的威胁感,很快就引发冲突,最有名的就是砸烂纺织机的卢德运动。

直至 1821 年,经济学家李嘉图察觉到形势不妙,开始认真思考:「机器对不同社会阶级的利益造成的影响」。1839 年,曾把经济学称为「忧郁科学」(the dismal science)的历史学家卡莱尔(Thomas Carlyle),对於「机械恶魔可能击败众多劳工」,感到忧心忡忡。

大约同时,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开创者马克思以劳工利益为诉求,提出警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展了技术,而工业程序的融合凝聚起整个社会,但这一切透过的是榨取所有财富的源头——土地和劳工。」

经济学家凯因斯:技术性失业只是「暂时适应不良的阶段」

1930年,经济学家凯因斯仔细思索「我们子孙後代的经济可能性」:

我们正因一种新疾病而饱受折磨,有些人可能还没听说过这种疾病的名称,不过在今後几年,将听到不想再听,这种病就是技术性失业。也就是说,失业是由於人类不断发现节省劳动力的方法,而为劳动力开辟新用途的速度却远远跟不上。

凯因斯预测,这只是「暂时适应不良的阶段」。大致上他是对的,至少目前为止是如此。他写道:「这一切意味着,从长远看,人类终将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我敢预言,一百年後先进国家的生活水准,将比现在高出 4 至 8 倍。即使从现有的知识水准来看,这个发展也完全不令人意外。而且即使是做更乐观的估计,也并非异想天开。」

他也预测,技术创新将会导致每周工时大幅减少,劳工可将大多数时间用於享受休闲、艺术及具创造力的活动。

《大威胁:未来经济十大趋势与生存法则》

*本文书摘内容出自《大威胁:未来经济十大趋势与生存法则》,由 天下杂志 授权转载,并同意 TechOrange 编写导读与修订标题。首图来源:create.vista

(责任编辑:游绒绒)

Share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