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shark iOS

美国加大对中国监控设备禁令!全球去中化趋势,能成为台湾厂商新机会?

美中之间科技角力战又添一笔:近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以 4:0 的投票结果,决定禁止销售数家中国企业生产的新电信、新监控设备,以切断中国科技公司进入美国基础设施的途径,以防美国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国际上针对这类敏感产品的去中化趋势,会否成为台湾的新机会?而台湾自身针对中国制产品的禁令又是何种状况?本文将带读者一同了解此次美国禁令,与台湾现况。

在新一波禁令中的中国企业有哪些?

这些生产电信与监控设备的中国企业,包括保全摄影机制造商海康威视、海能达、大华、华为、中兴通讯等。其中,华为与中兴通讯长期以来都是美国国家安全鹰派的目标,而其他监控设备商则是近来才成为监管机构的目标。美国官员们认为,这些基础设施容易受到潜在间谍或干扰活动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俄国安全软体制造商卡巴斯基实验室(Kaspersky Lab)也在禁令名单内。

美国 FCC 自 2019 年开始限制华为、中兴设备,此次为「全面禁止」

《华尔街日报》指出,过去 10 年来,中国公司在进军美国有线电视、手机网路市场方面进展有限,但在商用监控市场上的推进则更为深入。

市场研究机构 Omdia 的数据指出,海康威视是全球最大的安全设备制造商,在美国也拥有第五名的市占率。

而打击最大的预计将是大华以及海康威视,这两家公司的监视器先前广获政府机构采用,海能达的对讲机则是有许多警察机构使用。

事实上,美国早自 2019 年便开始限制华为以及中兴的相关设备进入美国市场。当时,FCC 明定禁止接受联邦电信补贴的企业,购买华为或中兴的设备,但并没有到「全面禁止」的地步。

2021 年 6 月,FCC 便曾指出,考虑要禁用这 5 家公司的所有设备,此次则是全面禁止上述企业销售或进口新产品至美国。目前 FCC 正在研究,是否也要禁用已经在美上市的这 5 家公司的产品。

专研影像监控科技产业的宾州研究组织 IPVM 总监 Conor Healy 指出,这形同是敲响了这 5 家公司在美营运的丧钟。

面对全新国际资安趋势,台湾企业有什麽新机会?

→ 立即下载《TechOrange 2023 趋势观察报告

台湾也有禁令,但大部分摄影机已被洗成「台皮中骨」

回过头来看台湾的现况。今年 4 月一名台湾上市监视器公司前大数据分析工程师接受《大纪元》的采访时指出,华为、海康威视等中国科技大厂虽然被美国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禁用名单内,但实际上仍以「交钥匙方案(turn-key project)」横行全世界。

报导指出,所谓「交钥匙」,也就是台湾人所熟知的「洗产地」,一台监视器明明从晶片、硬体到软体都是由中国设计制造,但却是透过零件形式出口後再组装贴牌,就连晶片上的名称都可以印刷,「即便拆解也看不出来」。

《大纪元》报导更指出,台湾监视器有高达 9 成由中国制造、台湾组装,更是台湾业界公开的秘密。而疫情之下多数企业采用的人脸辨识打卡设备,则几乎有 8 成是中国方案。

中国监视器流入新竹工业区,媒体踢报後政府才启动调查?

今年 9 月,《天下杂志》刊出调查报导,发现我国工业局辖下最大工业区新竹工业区内,有着 MIT 微笑标章的监视器主机,就是海康「贴牌」。

尽管 2 年前政府已严禁采用海康、大华等中国品牌安全监控产品,但多家业者与通路商都指出,这些企业依旧以「贴牌」方式摇身变成各种台湾品牌,在市面上流通,甚至打入政府标案,等同贴牌国产化。

而《天下》拆解监视器主机板直接验证了这些让人半信半疑的传言。报导更指出,其软体伺服器由海康管理,只要上传的影像有经过云端暂存区,技术上有可能让海康以及背後的中国政府看到监视器画面。

10 月,监察委员才对此申请自动调查调查,工业局则说明将「全面更换」。然而讽刺的是,原先该区装的都是海康主机,因应政府禁用中国品牌而汰换,还指定要用有 MIT 微笑标章的产品,最後竟然换成「隐藏版海康」,等於换汤不换药。

禁令形同虚设,国家关键基础设施让隐藏版海康长驱直入

2020 年 12 月行政院发布,公务机关所使用的资通讯产品(含软硬体)不得使用中国厂牌,但现实显然是这些禁令形同虚设,虽然表面上这些中国厂牌消失,实际上却是以洗产地方式,出现在我国公务机构内、街道上以及民间企业中。

IHS Markit 的数据显示,台湾监视器密度是全球第 3 高,平均每 5.5 人就被一台监视摄影机照着。而此次被媒体爆出的新竹工业区厂商多属高科技产业,更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

《中央社》10 月的报导指出,监察委员将深入调查相关人员是否确实落实监视器系统采购验收程序,以及经济部工业局核发微笑台湾标章,是否有建立後续查核机制等。

然今年 4 月时任行政院资安处处长的简宏伟曾就贴牌是否违法一事指出,认定违法其实相当困难,原因在於「贴牌极难定义,逐案查核相当困难,采个案处理认定」。

中国制产品便宜、好用、不容易坏!售价仅是台制 1/3,技术也领先业界

《大纪元》报导指出,安控产业原本是台湾小而美的利基型产业,出口兼内销,除了拥有技术之外,在人力成本上也拥有比美国便宜的优势,其中竞争力最强的晶睿通讯公司股价曾一度涨至 215 元。

然而在中共政府进行补贴、大力扶植下,中国监视器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监视器市场龙头,受到政府补贴的中国企业,其产品零售价比台湾「不含研发的成本价」还低。

且由於这些厂商一条龙处理软体体,垂直整合、控管产品生产,品质还优於台厂。以低阶中国制产品来说约为 100 美元,高中阶则为 200 至 300 美元,而台湾制造的价格则为 3 倍。报导指出,「台湾目前拥有自主研发监视器晶片能力的产商几乎绝迹」。而晶睿也在 5、6 年前与全台安控业者一起被海康、大华等中国竞争对手打趴,在 2017 年并入台达。

除了售价之外,在技术上,海康产品也领先市场其他业者 1 到 2 个季度,一名同时在贩售台湾与中国产品的业者指出,「它(海康)便宜、好用,不容易坏,台制产品是『裕隆品质、法拉利外壳』,不好用。」在政府部门之外,海康贴牌机也在市面上以 MIT 标章四处贩售,不知情的消费者很容易就会买到这种「台皮中骨」的监控产品。

监控产品去中化,会是台湾的新机会吗?

目前,台湾安控指标品牌仍是晶睿,而在以美国带头的「关键基础设施产品去中化」浪潮下,晶睿今年前 8 个月营收已超越去年全年,股价也在今年 9 月中创下 7 年来新高,原因便是近一两年「欧美单变多了,甚至日本知名酒厂也指名要 MIT 安控设备」。

从全球各国对於中国监控产品的禁令来看:日本政府与台湾相同,仅禁止公务机关采用中国厂商的资通讯设备,而捷克工业与贸易局早在 2018 年就停止使用华为、中兴产品,而根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英国政府近日宣布禁止在政府部门的敏感场所装设中国制造的监视系统。

可以说,此次美国加大对 5 家中国电信、监控企业的禁令,以及现在全球以美、中两大阵营各自为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极有可能成为台湾的新机会,但台湾会不会变成中国监控企业「洗产地」的首选之地,变身为帮助中国监控产品悄悄入侵各国的帮手,却也不无可能。

此次媒体调查新竹工业区标案、有着 MIT 微笑标章的监视器主机就是海康贴牌的台湾品牌 Benelink,由设址内湖的欣永成科技公司出品,其负责人何志白过去曾是海康台湾总代理。在接受《天下》采访时何说道,「拿海康主机板的很多,业界所有人都宣告台湾制造,但其实是中国过来的料件。这东西是无解的,现在全球分工化,中国已经把这块拿去了,我们回不了头。要是说中国料件都不能进来,那不是只有晶睿跟陞泰可以做生意?」

而从此次工业区事件除了可以看出要能完全「去中化」有多困难之外,我们也可看见,更深层的原因还有公家机关的便宜行事。

根据媒体报导,新竹工业区标案为参考 2018、2019 年标书规格,当时则是参考先前采购海康主机的规格,而各机关为省麻烦,倾向直接沿用熟悉的旧规格与操作系统,承办人员甚至会直接暗示系统商,「只要看不到海康、大华的品牌即可」。

关键设备去中化,非因台海局势紧张

《信传媒》报导引述经济民主连合研究员许冠泽指出,公务机关禁止中国资通讯产品,并非仅发生在台湾,也非因此次台海局势紧张才施予禁令,而是因为早在几年前,中国资通讯产品便有侵犯人权、窃取个资的不良纪录,不少民主国家就已开始对中国资通讯产品进行严格审查。

近年来更已有多份报导称华为或其员工涉及间谍与监视行径,《华尔街日报》2019 年的报导就指出,华为技术人员至少在 2 起案例中,协助非洲国家政府侦监政敌、拦截加密通讯、使用手机数据来追查他们的行踪。

虽然资安处过去经常以提醒各政府机关的方式,来避免使用到中国制产品的可能,也要求厂商要签署「切结书」,然而从被媒体踢爆的产业现况来看,我国的查核作业确实有许多需要补强之处,而禁令仅限制「公家机关场域内」是否不足、会否造成民间高科技产品企业机密外流,以及人民生活隐私漏洞等疑虑,显然还值得我国政府与人民共同思考。

》下载 TechOrange 2023 趋势观察报告《

(首图来源:维基百科。)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